本文主要讲述一位2009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持续十 多年一线工作的幼儿园男教师的感悟与收获。
从初以为的以“教"为主,到现在的以“儿童视角”看待问题。
“你怎么会想到来做幼儿园教师呢?”“这个小伙子是幼儿园的,会不会娘娘腔?”,“他怎么去做幼儿园老师了,幼儿园不是都是女老师嘛?”……
我叫夏超,2009年6月毕业于荆楚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并于7月成为了嘉定区嘉城幼儿园的一位男教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一、从一无所知,到转变观念。
刚进入这个幼教工作,大家总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你怎么会想到来做幼儿园教师呢?”,相信大部分的男教师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起初,我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很陌生,可以说连学前教育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后来,通过了解,我才明白这是一份可以和孩子“玩”在一起的工作,更是一份爱心满满的工作,于是乎,便有了现在的我。
我还记得第一次面试是在嘉定区鹤旋路幼儿园开展的,我上的是美术活动《七色彩虹》,运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和经验,自认为整个活动展现得还是相当精彩的,但现在想来,当时的活动,完完全全都是在教师的高控下完成的,虽然孩子的作品能呈现彩虹的模样,但是缺少了孩子的想象,缺失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新理念。也许,当时的园长,看在我是男教师的份上,放我一马,没有当场指出,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有了改变自己教育观念的机会。
2009年7月,我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当时刚好是教改的起初几年,可能由于外省市学前教育理念要落后于上海,刚入职的时候,我十分的不适应,“为什么不能直接教孩子?”“为什么不是以‘教’为主”上海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怎么和我在大学里实习的幼儿园不一样呢?一个个的“疑难杂症”,在我搭班师父的悉心指导与教导下迎刃而解,这时,我开始转变观念,心里慢慢装进了孩子。
第一次公开亮相活动,当时我展示的是一节运动活动一物多玩《有趣的布袋》,区教研员任尤芳老师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她告诉我,“你的儿童观很好,你会蹲下来去和幼儿交流。”这句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也成为了我现在教育观的准绳——“蹲”下来,倾听孩子。
在工作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环境创设,原先教室里的环境都是老师做的,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孩子成为了活动的主导,环境也成为了孩子表达自我的一部分,就拿墙面展示的“朋友圈”为例,只要让孩子涂涂画画,分享自己的作品,愿意表达自己,就是一个不错的环境素材,但今年“评价指南”的出台,让我的理念又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如何让墙面动起来,让其有更大的价值,于是乎,我开始尝试新的做法,让幼儿来尝试评论。慢慢地,我发现,只要相信孩子,他们总会带给我很多的意外和惊喜。这些或许就是我自身成长的一部分。
二、从“孤身一人”,到团队间的相互扶持
对于幼儿园男教师来说,时常会感到一丝“孤独”,因为十年前社会对男幼教的态度并不好,我们会听到“这个小伙子是幼儿园的,会不会娘娘腔?”“他怎么去做幼儿园老师了,幼儿园不是都是女老师嘛?”等等,因此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相当微弱,就拿我来说,2009年成为幼儿园教师,当时全区仅仅只有2位一线男幼教,真的是十分可怜。对我来说,在幼儿园里总感觉是缺少了一些归属感。虽然女教师们对我们特别关照,但总感觉“孤立无援”,特别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少男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我是这样设计和思考的,但是活动改着改着就会慢慢变成“女教师”们的想法,与原先的设想截然不同。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嘉定区教育局给了我参加上海市男教师沙龙的机会,让我和更多的男性同胞一起探讨教学活动、教育理念,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嘉定区教育局领导还特地为我们男幼教组建了“嘉定区男教师沙龙”这个组织,在教研员黄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男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从2017年嘉定区男女幼教1:100的比例到2021年男教师团队总人数达到43人,可以看出社会对于男幼教的认可、教育局对于男幼教的支持以及学前教育对于男教师的需求,让越来越多的男教师加入到了我们的团队中。很多男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好像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组织”。在我们的男教师沙龙活动中,我们会彼此交流,分享教学故事,完善教学活动,我也看到了男教师们更好地成长。
三、从行业进化,到专业反哺
嘉定是我出生的地方,在这片土壤上,我扎根了33个年头,今年是我从教的第12年,在这12年中,我从一名普通的幼儿园男教师,成长为了区级骨干教师;从一名没有专业方向的新手教师,成为了以科学领域为主的专业性教师。我见证了嘉定学前的不断迈进,这是一片孕育生机的土地,而我在这里生根发芽,焕发新生。
一路走来。
我见证了,市教委教研室创建上海市学前教育男教师沙龙,是嘉定,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与其他男教师聚集到一起,给了我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我见证了,区教育局给我们男幼教创建的不同平台,区男教师沙龙成立,让男教师们参与区新雁计划骨干组活动,组织男教师开展技能培训活动等等,更是为了我们,创设了新雁计划学前教育男教师专场,让我们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的专业能力有所提升。
我见证了,嘉定学前的不断改革与提升,大视野课程聚焦儿童视角,雁群计划创设优秀教师梯队,为打造嘉定优质教育提供有效保障,给予百万儿童快乐童年。
我见证了,园本教研支持教师个体的不断成长。不同的园所,共同的信念,儿童美育让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我从中学会了欣赏孩子。水墨特色让孩子萌发浓浓的书香气息感受祖国的优美,我从中学会了关注孩子。图画书让孩子喜欢看书爱上看书,我从中学会了肯定孩子。大阅读让孩子阅读生活阅读世界,我从中学会了信任孩子。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让我习得了“关注,欣赏,肯定,信任”孩子的方法,为我今后的教学生涯奠定不可磨灭的基础。
同时,我为自己骄傲。在2020年的疫情下,我作为嘉定区学前教育的代表,远赴云南楚雄牟定县幼儿园开展支教活动,将我所习得的学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传播出去,示范游戏化教学,不断实践“儿童本位”的课程观,让云南的幼儿教师们也能够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幼儿课程活动。
这是我与学前教育改革的这十年,也是很多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的这十年,也许有些教师默默无闻,也许有些教师精彩卓越,但我相信,无论什么样的教师,当我们成为教师的那刻起,一定都是“以爱之名,无私奉献”之人。十年过去,我仍然是那个热爱学前教育的小伙子。
(本文为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征文活动上海地区入选案例)
编辑:王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