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美丽的黄浦江畔,在鼓声阵阵的徐汇滨江,矗立着一所绿意盎然的幼儿园——上海市徐汇区盛华幼儿园。学校以“春之童年 人文盛华”为办园理念,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以培养“盛德盛乐、盛康盛美、盛趣盛智”的盛华好儿童为目标。刚过完八岁生日的盛华幼儿园就像孩童那般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趣事。今天我们通过“一面红鼓,一棵青菜”两个故事来讲述这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幼儿园,从开办走向春天般蓬勃发展的路程。
(一)一面红鼓的故事
1.鼓孕特色 鼓励成长
2013年9月,盛华幼儿园诞生!幼儿园为动迁安置配套园,处于徐汇最南端。最初的这里,草比人高,周围2公里内没有一家商店,由于开发商迟交房,小区入住率不高,幼儿来源参差不齐,家庭经济条件也相对一般。
如何满足徐汇教育对幼儿园“高开高走”的办学要求?如何让每一位孩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幼儿园以“新园稳中谋发展 课程队伍孕特色”为主题进行了第一轮三年规划,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确立了以《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实施幼儿园鼓乐课程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区级课题研究,确立将价格不高,为一般家庭所能接受的红鼓作为抓手和载体,让中华鼓韵润泽校园,让传统文化润物有声。盛华幼儿园的特色也随之孕育而生,伴随幼儿园的孩童们快乐成长!
2.鼓乐传承 鼓勇创新
最初始,一面红鼓只被定位在艺术领域,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演奏鼓乐的兴趣。但随着鼓乐教育的推进和深入,这面红鼓对幼儿德育有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随后,学校以《幼儿园鼓乐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德育课程实践研究》申报市级德育课题并成功立项,以鼓乐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与德育课程实施相结合并进行德育课程实践,从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专注品质、德育环境、幼儿自我评价、爱国主义启蒙这五方面入手,形成鼓乐德育教育特色课程内容,创新性地填补了空白。幼儿园将中华鼓文化润泽幼儿一日生活。通过创编幼儿鼓操,承鼓韵文化之道;创设传统鼓乐环境,承鼓韵文化之魅;创立传统文化鼓乐队,承鼓韵文化之髓。孩子们也将鼓乐文化带入社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3.鼓鸣人聚 鼓乐文化
2017年,幼儿园以红鼓为元素,自主设计的校徽诞生!校徽整体设计犹如一轮初升的红日,象征着朝气蓬勃、充满生命、沐浴在春天中的儿童,象征着鼓鸣人聚、鼓勇创新、团结奋进的盛华人!盛华幼儿园园歌同样以红鼓作为主要创作元素,园歌《鼓声咚咚》由全园幼儿、教工、家长共同参与谱写创作,歌曲激情饱满、振奋人心,寓意每个孩子在鼓声阵阵中成长,让园歌成为每个孩子永远记住的最美音符。通过校徽、园歌的创作、诞生,盛华幼儿园在鼓鸣人聚中形成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
【社区居民说:】
“每次看到盛华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都会让我们老年人感到激动,我们年轻时候也爱表演腰鼓,红鼓的声音让我们精神凛冽,似乎年轻了许多岁,听到鼓点,看到挥动的红鼓棒,让我想到充满激情的青春年代。每次在演出现场,我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录孩子们的视频,可以在晒太阳的时候拿出来反复看,感谢盛华幼儿园的孩子们!”(盛华景苑社区 侯玉虹)
【家长说:】
在鼓声阵阵中成长
孩子进入盛华幼儿园后,我们都感受到盛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将传统鼓乐融入教学,我发觉孩子现在确实在音乐、语言、待人接物等各种能力都变得更完善,仿佛通过红鼓、腰鼓、波浪鼓等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中获得力量、自信和阳光。
孩子以前在许多事情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和自我中心,但通过盛华鼓乐的学习,慢慢有了集体概念,懂得一起敲鼓并保持统一的节奏的重要性;也更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独立完成自己的事,养成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整体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感谢盛华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在传统文化及鼓乐研究中不断钻研的精神令人倾佩,愿盛华在传统文化道路的继承和发扬上更上一层楼。(小二班家长 欧阳华 )
(二)一颗青菜的故事
1.一棵青菜的诞生
2013年9月,在盛华幼儿园内的小山坡上长出了一棵嫩绿的青菜。2013年10月,小青菜变成大青菜;到了11月,青菜已经长成50厘米宽,30厘米高的小矮人模样;到了12月,已经有半个孩子那么大了;孩子们每天散步时、户外体锻时都要去看看这棵青菜朋友,到了冬天孩子们怕他冷,提出要给青菜“盖被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给青菜包上了塑料纸,次年2月份,青菜愈发健硕,粗壮的根也显露在地面上;次年3月,已经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菜籽;到了5月,孩子们亲手摘下了菜籽,体验着这棵青菜带给我们的惊喜、快乐。至今,这棵青菜的菜根、菜籽还被幼儿园保留着,这棵菜被我们的孩子调皮地称作“神菜”。
2.一棵青菜到一片梯田
这棵青菜的故事被写成报道发布后又被转载。后来,幼儿园又将这一建园前为农田的山坡改造称为了梯田,并称为盛华幼儿园孩子们亲近自然的一片热土。在这里,孩子观察着果蔬由种子入土、抽丝发芽;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爬藤的妙趣;在这里,孩子们知道梯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还需要施肥(酵素、玉米粉渣),孩子们每周轮换给梯田浇水,体验种植的乐趣、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这里,孩子们对比室外育苗和室内种植的大不同,季节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这里,孩子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录着植物的特征、生长和养护的过程,在照料中有了责任心,萌发了对生命的尊重。
3.一片梯田到一所国际生态学校、绿色学校示范校
2018年,学校的绿色梯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绿色教育小基地,也成为学校向家庭、社区辐射、传递绿色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通过绿色梯田及其衍生的教育活动成功获批成为国际生态学校。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领导来盛华幼儿园调研并对园所开展国际生态学校工作、环境设施和环境教育给予充分的肯定。幼儿园以绿色梯田为教育抓手,连续两届入选徐汇区绿色学校示范校。在盛华幼儿园里,孩子们有春季开锄节——开锄迎春,植入希望;有夏季采摘节——演绎一夏,瓜果物语;有秋季感恩节——叶落知秋,感恩收获;有冬季护绿节——冬日暖阳,齐心护绿。
在家庭教育指导示范校的课程里又添了亲子梯田种植的课程,邀请家长们一起来园采摘、播种和护绿。幼儿园的老师们围绕梯田设计了许多活动并纳入到了绿色梯田特色课程内容中。由此幼儿园以《家园合作机制下城市儿童绿色种植教育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区级课题;由此提出了“给予每一颗种子破土及生长的力量”课程理念!
从一棵菜,到一片绿色梯田,再到学校绿色生态教育的成果,彰显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过程中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融入进校园教育文化,老师们在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春天般灿烂的童年的办园理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课程执行力。
一面红鼓,一棵青菜。两个故事记录和印证着园所迈步向前的历程。尽管幼儿园是徐汇区偏远的学校,但这里有一群拥有相同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老师!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凭借着特色课程的深入推进,辐射社区居民,被评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儿园的成长故事未完待续,这所充满生气和鼓韵的绿色生态幼儿园将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继续前行!
(本文为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征文活动上海地区入选案例)
编辑:王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