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引领大方向
1.从单次的有效到日常的规范,聚焦一线
保育质量和教学质量并驾齐驱才能全面体现幼儿园办园水平。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规范”和“质量”引导下,提升三大员工作标准性、科学性,从单次“有效”到日常“规范”,系统升级区域化幼儿园保健管理越发迫切。
《区域化规范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标准》的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采用“协作式引进”,区教育局主动作为,集聚市、区儿保专家、区保育中心组成员,以及区内各幼儿园三大员。基于保健员、保育员、营养员的岗位职责与需要,将研究深入到区域内各幼儿园之中,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
编制“口袋书”经历了确定文本组成、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定操作细则与考核评价表三个阶段。所有文本编制完成后,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三大员工作指南》和《三大员工作手册》的实践试行工作,有效应对三大员队伍中非专业教师多、转岗教师多、流动性强的问题,使他们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用、便捷的“口袋书”成为了一线教职工的好帮手。
2.从大容量文本到精巧小手册,直观便捷
“口袋书”的实践指导价值仍需提升,考核工具要从文本走向日常。随着“口袋书”在区内解读、试用,项目组2次向全区幼儿园征集并汇总了反馈意见,并分析实质问题,拟定了相应的调整策略(详见表1)。
表1:三大员管理与操作文本修订过程一览
反馈意见与问题发现 | 调整策略 |
|
|
类别 | 具体内容 | 信息来源 |
|
内容与 结构 | 《三大员工作指南》仅能满足参考书作用,实践指导价值有限。 | 项目组 | 在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保健员工作手册》《保育员工作手册》《营养员工作手册》,重点明确操作流程的时间节点。 |
《三大员工作指南》合订本内容量太大,不方便使用。 | 项目组 试用幼儿园 | 拆分工作指南,形成《保健员工作指南》《保育员工作指南》《营养员工作指南》,对所有的内容以表格式呈现,便于查阅,且更具指导性,并制作成“口袋书”的形式,更加方便了三大员随取随用。 |
|
内容要求未把民办三级园甚至看护点纳入考量范围,普适性不够。 | 项目组 | 对操作细则进行层次划分,对不能触碰、必须要做到的“底线标准”予以特别标识。 |
|
呈现 方式 | 乡镇部分初级保育员文化水平低、识字量少,纯文字版有一定弊端。 | 试用幼儿园 | 部分操作细则图文结合,详细分解规范的操作步骤,通过简明的文字说明配合直观的图片让操作者能够明确掌握操作要求。 |
图片、绘画形象可能会造成解读上的误区,无法准确表达信息 | 项目组 试用幼儿园 | 图片素材全部采用操作现场实录照片。 |
|
考核评价 | 很多表格三大员第一次接触,不知道如何填写。 | 试用幼儿园 | 在每张表格下方增添“填表说明”,详细说明如何填写、如何检查。 每日消毒记录表的设计与操作流程中的时间节点相匹配,方便记录与检查。 |
考核内容太多,对从零做起的幼儿园要求太高。 | 项目组 试用幼儿园 | 对考核内容进行层次性划分,必选与自选结合。 |
|
问答部分 | 每个单位对手册的解读存在异议,需要做进一步解答。 | 项目组 | 增加问答部分,每个子课题各罗列5个问题。通过与领域专家的沟通,完善问题设置与解答,最终确定30个问答题。 |
项目组汇总了反馈意见,分析归纳为四大类,即“内容与结构”、“呈现方式”、“考核评价”、“问答呈现”。剖析每条反馈背后的实质问题,针对性地制定调整策略。
只有为一线后勤人员提供更为直接、便利的指导,幼儿园保健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提高,实现科学养育、优质保育。
二、行动落实子方案
将现状问题转化为专项研究,目标导向、任务驱动。12所幼儿园协商分成4个项目组,即《以成长手册为载体,促进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效性的研究》《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针对性防控策略的研究》《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保教配合要点的研究》和《幼儿园膳食营养分析评价结果指导策略的研究》。
项目负责园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子课题研究的总体组织与策划,试点园协作跟进,借助由区保育中心组推进小组推进园际合作研讨,实现集群发展。每所负责园、试点园拥有独立发展的空间。通过开题论证,明确自身研究目标和推进策略,开展自主实践,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1.从操作标准到共育细则,保教并重可持续
“口袋书”为三大员一日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细则配合图解和表格式的文本说明,让三大员查阅简便、明晰。第二代“口袋书”增加了《保健员工作手册》,从一日操作流程、传染病防控、营养膳食、保育指导等方面给予细述,并且还在保育员、营养员、保健员使用的《手册》中附录了“成长规划”。此外,我们还编写了《幼儿膳食管理操作手册》《常见传染病防控手册》《保教配合指导手册》等“口袋书”,达成保育员、教师、家长之间的大配合,为“培养独立自主健康的幼儿”的目标共育前行。
2.从无缝衔接到主动保育,保教结合看得见
在“口袋书”使用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师、幼儿、保育员三位一体的保教结合管理理念,探索教师、保育员基于幼儿一日活动中保育实施的原则。同时,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的一日保育内容,探索保育员主动实施保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达到保育员与教师相互配合,做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保育工作的无缝链接,并逐步过渡到幼儿自主保育。
新增的《保教配合操作手册》的使用,让保育员从原来的替代式保育,成长为关注幼儿的自主发展。二周一次的保研组活动中,三大员以研讨的形式,带着问题来,并通过争论、集思广益,带着答案回;每周五的班级保研会,保育员和二位班主任通过交流,发现班上幼儿存在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的不足,从原来依照教师的指挥操作,到主动向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位保育员都有一本《保教配合本》,即保育员对于班级保育工作的记录本,每周五结合本周幼儿的情况,针对不足进行反思与跟进,从原来的被动保育,到现在学会主动思考如何开展有效保育。
三、机制保障各方面
区教育局给予负责园、试点园项目经费支持,办园绩效奖励等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区级中期评估以及区域内部的结对式评估,保障第二代“口袋书”的质量。同时形成具有金山特色骨干“三大员”群体与团队,并为区域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提供指导和帮助。
1.从配合协助到学习成长,保育队伍品质化
如果说第一代“口袋书”的使用,让三大员们在日常操作上已将规范操作常态化,那么第二代“口袋书”的推广,让三大员明确了职业发展的方向。从“埋头苦干”的现场,走向了“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的会场;从独自操作中走向反馈与思考。
《三大员成长手册》伴随五项激励,包括个人二年规划的自我激励、优秀保育组的评选、幼儿园星级教工的评审、学区保育之星的评选以及区级绿叶奖的评选,全方位助力教职工在规范中学会自律、在交流中提升经验,见证保育队伍的快速成长,为提升幼儿园保健管理效能提供实践的依据。
2.从有章可循到系统保障,区域管理显成效
“口袋书”的实用性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职工的好评。三大员在使用过程中,能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通过全区层面的培训与使用,使得大家对自己保健管理工作的内容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
在三大员的操作细则、内容的基础上,第二代“口袋书”6本操作手册着重优化考核评价部分和配套制度建设促进管理落实,确保对幼儿园三大员工作常态化监控、对区域幼儿园保健管理实质性改善。
信息时代,视觉传达。我们打造第三代“视听口袋书”,从随手可读到可看易懂,补充文本形式,制作了29个微视频,将“三大员”的一日操作,以视频的形式在区级层面进行推广,给予三大员更多、更直观、更接地气的指导。
我们一直强调幼儿园要坚持“保教并重”,保育质量也是体现幼儿园办园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系统提升幼儿园的保育质量迫在眉睫。其中,三大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关键。石化幼稚总园从问题出发,顺应时代发展,在三大员管理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给予我们保健管理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本文为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征文活动上海地区入选案例)
编辑:王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