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要与需求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学前教育面对的对象还有自闭症孩子、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脑瘫的孩子或其他发育有障碍的孩子,幼儿园教育不光要明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遵循一般教育的规律,还要了解幼儿疾病发生、障碍缺陷、学习特点,这对于教师都是极大的挑战。
一、如何为学前特殊幼儿制定康复计划?
资深的幼教虹虹老师这样说:我们的教与研立足在康复计划“准”为先、康复训练“趣”为主、康复效果“全”方位。
首先“医教结合”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导航。随着 “融合教育”、“零拒绝”的推行,越来越多特殊幼儿走进了普通课堂或特教班,教师们往往被特殊幼儿的异常行为弄得束手无策,我要做的就是借助医教结合研究,当好老师们的导航仪。
我班上五岁的杰杰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上课跑来跑去”、“他会莫名其妙哈哈大笑、还要打人”、“杰杰竟然在上学路上走失了”、“杰杰昨天竟然晕倒了”------,我和搭伴老师的担心与问题一大推,怎么去解决?我的做法是借助课题力量,引领教师开展“医教结合”研究。我带领老师组成研究小组,从解读医疗报告开始,寻找杰杰发育“真问题”。“GESELL”、“WSPPI”、“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的解读与分析,找到杰杰的大问题,原来自闭症幼儿近一半有癫痫或其他精神症状,杰杰就有典型的癫痫。我定期与医生共同教研,为杰杰制定了个性化的生活护理的教育方案。


方案一“记录”,记录杰杰在医疗机构规范用药后,癫痫小发作次数、性状,并将数据汇总交于医生,进行医疗方案的调整;方案二“研判”,我和杰杰班主任一起对孩子进行一日生活评估,包括情绪行为、饮食、睡眠、异常行为等,并制成表格以便汇总,研读孩子的行为特征与训练方式,评价训练的效果。
两年来,我为杰杰积累的训练方案厚厚一沓,还被收入上海市教委相关专著中,“医教结合”研究为特教教师专业进行导航,让“小杰杰们”的特殊生命有了保障。

二、如何尊重学前特殊幼儿的学习特点做到个别化康复?
特殊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有很大的特点,教师如何尊重他们的学习特点?特教班的小燕老师如是说:
我是教研组长,“研教合一”才是我们的探索之路。
教研促进教学”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重要工程。班级中有特殊孩子集体课怎么上?老师们的困惑让我更深去思考,我的理念是“学习要像小鸟般走进特殊孩子的心灵”。
特殊班中孩子的程度不同、潜力各异,我提出研究主题是:改变康复训练的机械单一。洋洋是脑瘫幼儿,肢体活动受限是他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我的训练观点是康复训练要为生活服务、康复训练要与游戏相结合。我设计“捡树叶”活动中让洋洋学习奔跑、学习更精细的抓握,并把这样的活动设计理念传递给教研组的每一个老师。小王是典型的自闭症孩子,经常伴有许多问题行为,捣乱、注意力分散,在“研教合一”中,教研组提出“满足发展需求,发展积极行为”的方案,通过分层目标、策略改进让自闭症幼儿也能融入集体教学中。

我改进了枯燥的训练方式,把归类配对融入“小小超市”中,将平面的配对变成立体的认识,把视觉练习训练融入“蛋糕店”中,让自闭症学习看图卡,一步一步完成“烤蛋糕”的过程。
我的引领激发了教师的探索,我们还提出自闭症幼儿“沟通板”和“图文配对”学习法,帮助幼儿理解语言、进行沟通。对情绪障碍的自幼儿,用“心理疏导”缓解他们恐惧及紧张情绪,配合“音乐疗法”使特殊幼儿情绪得到控制或宣泄,逐步趋向正常化。对发音困难的特殊孩子设计有趣的游戏“舔舔棒棒糖”、“尝果酱”等。
我们在教研组的研究过程中形成共识:只有“研”落实到“教”才会有科学的方法,只有提炼“教”的好方法,才能让“研”更有价值。教研组通过“研教合一”共整理出有理论有实践个案十二篇,独特的训练法三十种,教学方法论文五篇,科学的训练方法让特殊幼儿的生命更有质量。
三、如何让随班就读的学前特殊幼儿真正被同伴教师接受?

自闭症”社会交往缺失、行为刻板、语言发育落后,如何让他们真正走进普通孩子中间,真正被随班就读老师接受,教研员嘻嘻老师如是说:
自闭症孩子虽然有很多的行为问题,但也有很多的特殊的能力,如3岁的小荃认识一百多字,4岁的琪琪学舞蹈特别快;亮亮对形状的把握、色彩的运用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与做法,图画作品完美;小晨计算能力远远超过同龄正常孩子的计算能力。我们能不能利用自闭症的能力,为他们的回归服务?适切的目标是课堂学习有力的支持点。特殊幼儿在普通班级的融合学习,不能是“随班混坐”的学习状态,如何让特殊孩子在普通班的学习有用、有效,以一堂大班美工活动为例,特教班教师充当“陪读老师”与普通班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为特殊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持。
表1美工活动“独一无二的我”方案

四、如何促进普特双方幼儿的共同发展?
“教育策略”的研究打开了融合教育的大门,为学前融合教师的专业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支持学龄前特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个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实践探索中还存在诸多困惑:
(1)特殊幼儿在集体课堂中会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如何基于特殊幼儿的评估,寻找支持他们学习的关键点,需要普特双方教师合作。如:美工活动“独一无二的我”方案中,普特教师经过反复研讨,将普通幼儿的活动目标,分解变换成适合两名自闭症幼儿的活动目标,将材料的投放更适应自闭症幼儿“视觉学习”,同时材料更具层次性来支持他们的学习,让特殊幼儿的“融入”更有价值;
(2)普特幼儿共赢是目标。我们研究特殊幼儿如何真正有意义地融入到整个幼儿园活动中,研究如何创设环境、基于评估合理安置、提供有效策略为特殊幼儿发展奠基。“支持幼儿园中每一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我们的职责,在幼儿园融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关注普特双方幼儿的共同发展,让普通孩子在融合课程中收获“爱与平等”、“包容与合作”。

(本文为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征文活动上海地区入选案例)
编辑:王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