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气象部门消息,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已来到上海,带来14-16℃的大幅降温。11月30日至12月2日,本市全天气温在10度以下;12月1日,中心城区最低气温2度,郊区将跌破冰点。断崖式的温度暴跌,再加上可能出现的雨雪天气,让家长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了!穿少了,怕孩子冷;穿多了,又怕TA出汗着凉……科学穿衣、防寒保暖,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本期推文就为大家送上“宝宝寒冬穿衣锦囊”,另附“幼儿取暖用品黑名单”。一起来看——

一、严冬至,幼儿穿衣四原则要牢记——
原则一:根据年龄,穿衣有别
1岁内婴幼儿,在同等温度条件下,可适当比大人多穿一件薄衣服。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宝宝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比较弱,容易过冷或过热;如果宝宝睡得比较踏实,情绪平稳,吃奶量也比较稳定,意味着TA不冷。建议家长平时留心观察宝宝的状态;如若发现异常,及时应对。
1-3岁幼儿,身体新陈代谢比成人快,且活动量大,一般和大人穿的一样多就好。不过,不同宝宝体质有差异,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家长可以常摸摸孩子颈背部的温度,判断体感状况,给TA适当加减衣物。
3岁以上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成熟,可以直接询问TA是不是觉得冷,再决定是否要加衣。
温馨提示:幼儿园宝宝,冬季建议这样穿——
上幼儿园的宝宝如何穿衣,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穿少了,怕孩子感冒;穿多了,又怕在园里活动量大、出汗多,且午睡的时候穿脱衣服也麻烦。天寒时,建议家长给孩子加衣服要循序渐进;入园时,可以多准备几条隔汗巾,在孩子活动量大时,请老师给宝宝垫在后背,避免孩子出汗浸湿衣服而感冒。
“洋葱式穿衣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地给孩子穿衣。基本原则是,里面的衣服选择柔软、透气的棉料;中间穿保暖的棉马甲、毛衫,保护宝宝的肩部、背部和腹部;外套选择防风或防水的夹克或风衣。这种穿衣方法,既保温又方便穿脱,让家长能轻松地根据早中晚温差变化来及时调整衣物件数,预防宝宝着凉。
温馨提示:紧身衣物勿给孩子穿!
紧身裤袜、紧身牛仔裤、小皮裤等衣服,看似很“紧致”、很暖和,却会把孩子的下腹部紧紧包裹住,不仅影响呼吸,还可能对幼儿肌肉和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宝宝的衣物应该以宽松舒适为选择第一标准,纯棉衣物轻薄柔软,便于活动,也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孩子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做好腹部保暖,能避免孩子因腹部着凉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建议准备一些马甲、坎肩,保护背部和腹部;鞋袜,可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舒适保暖的款式,不要“冻”着小脚丫。
“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等不适。另外,过于厚重臃肿的衣物会压迫到孩子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且心胸部位凉爽舒适。
温馨提示:判断孩子冷不冷,这样看——
幼儿的心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到达手脚的血液会比较少,所以手脚稍微凉是正常的。可以用手摸摸宝宝后脖颈处的温度,来粗略判断TA是不是冷。如果颈部摸上去是温热的,说明宝宝不冷;如果摸上去有些凉,可以适当加衣;如果颈部有汗,则说明宝宝可能穿多了,应在擦干汗之后,适量减少衣物。
给宝宝穿多少衣服,最好在当天清晨决定。起床后,可先查看一下最新天气情况,判断下当日相较前一日温度的高低变化。如果天气、温度差别不大,千万不要抱着“等孩子感觉热时可以脱”的想法、给孩子随意添衣。因为一冷一热、一穿一脱,反而容易感冒。
温馨提示:备用衣物随身带!
冬天温度低,带宝宝外出,建议带一件备用外套。如果天冷风大,也可以准备帽子、围巾和小手套,保护好孩子幼嫩的脸蛋和小手。
二、寒潮到,再冷也不能“捂”太多!
气温骤降,有些家长可能认为“穿得多就暖和了”,故而左三层、右三层地给孩子加衣。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当孩子被厚厚的衣服包裹住时,身体动作会受到限制,且本身的热量也无法及时透过衣物散发出去,反而不觉得温暖。
尤其注意:千万不要给1岁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包裹太多衣物,以免因捂闷或过度保暖而诱发“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这是一种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呼吸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脏器衰竭或脑损伤。
三、幼儿慎用的取暖用品“黑名单”在此——
伴着风雨而来的冷空气,让上海进入了“速冻模式”,不少家庭或许已开始使用取暖设备。但家里有娃的话,以下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取暖神器”,还请慎用!
1、暖宝宝
因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取暖快,暖宝宝成为许多人“冬天外出必备好物”;但长时间使用,有低温烫伤的风险。尤其孩子入睡后,对温度变化感知变迟钝,无法对高温及时做出反应。因此,幼儿应慎用暖宝宝。
2、“小太阳”取暖器
这种插电就可以瞬间升温的取暖器,在室内很常见。然而,这种开放式的取暖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宝宝如没有防护意识,又喜欢东摸西摸,稍不留神就会烫伤。而且,“小太阳”的光亮较强,长时间注视也可能损伤孩子的视力。
3、电热毯
在寒冷的冬天,用上电热毯暖一暖被窝,确实很舒服。但如果电热毯开太久,有起火风险。再加上宝宝的体质不像成年人,过高温度容易导致大量出汗而丢失体液,引发不适。因此,不建议给宝宝使用电热毯。
4、电热水袋
当前市场上,电热水袋产品五花八门,品质也参差不齐。如果选到劣质的,可能出现漏电、漏液甚至爆炸等危险情况,最好不要给娃用。而且,宝宝皮肉细嫩,长时间使用热水袋也有低温烫伤的风险。
写在最后:除了给孩子正确合理地加减衣物、做好保暖外,逢晴朗天气,爸爸妈妈也不妨多带宝宝去户外做做运动;平日里,也要注意让娃吃得营养、睡得满足,不断提升自身抵抗力。有了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相信即使面对酷寒天气的考验,宝贝们也能元气十足、茁壮成长、快乐过冬!
编辑:王嘉颖